2020年10月14日下午三点,文化与传媒学院《利他与利己——00后大学生价值观困惑与抉择》专题党课在线上展开。本次党课的主讲人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讲师王奎,参与者为此期党校入党积极分子与发展对象。本次党课旨在帮助同学们加强思想建设,并进一步树立和巩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老树开新花陈题出新意——王奎老师从新的维度简述了深究利己利他这一话题的现实意义:宏观层面,这有助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构建与维护;而微观层面,这有助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随后,他联系当下,指出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中,90后与00后青年冲锋在前,舆论媒体对青年的评价正逐步改善,现在再次谈及这一话题,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之举。

服从与道德行为与选择——紧接着,王奎老师指出,“自由”和“责任”是行为选择的前提。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抽象的哲学理论,王奎老师用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讨论纳粹德国高官艾希曼无罪辩护和米尔格伦实验这两个经典案例,同学们体会到了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他还结合了当今实际情况,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的选择问题,引导同学们进一步思考自身的行为选择。

重设旧难题中心在奉献——在讲述行为选择的依据时,王奎老师引用了后果主义和绝对主义,提出了“动机”“结果”这两个关键词。他巧妙地重设了著名的“电车难题”,提出第三种选择:牺牲自己使电车驶向悬崖,来保全其他人。在同学们结束思考与讨论后,王奎老师指出,在这时的第三种选择就是高尚的利他精神的一种体现。他的观点令同学们联想到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奉献与使命。

利己或利他价值是方向——王奎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含义,并引用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的话,指出“精致利己主义”的危害很大。接着,他又引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和冯友兰先生的四境界学说,说明了“利他主义”的必要性,最后他指出,利己是正当的,利他是高尚的,同学们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处理好利己与利他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至此,《利己与利他》专题党课圆满结束。利己则生,利他则久。王奎老师用案例解读主题,让同学们在讨论中收获新的知识,在思考中领悟党的精神。利他、利己,看似两难,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我们要秉持为民初心践行利他使命。相信在学习了此次党课之后,同学们能够将“利他”思想融入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向着“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这一目标而奋斗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