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8日,中国文联与中国书协共同举办的“中国力量——全国扶贫书法大展”在中华世纪坛展出,本次展览以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全景深描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与实践解决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的集体智慧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12月15日,我院书法学18级本科生杨乐缘、董欣桐两位同学对于此书法展的观展记作品在《中国书法报》2020年48期(总298期)第四版发表。
《中国书法报》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文化艺术专业类报纸。《中国书法报》为中文全彩印刷周报,对开四版。主要刊载中国书法艺术作品、书法行业资讯、书法发展历史、书法百科知识等内容,展示中国书法艺术的丰富内涵,弘扬中国书法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文化生活,促进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图1
发表文章节选一:有关白话文书法的思考 文/杨乐缘
“中国力量——全国扶贫书法大展”最有特点,也是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参展者全都以白话文为内容进行创作。这并不是白话文第一次进入书法书写范围。民国“白话文运动”以后,鲁迅先生等一批进步人士就在使用毛笔书写内容相对接近现在用语的日记和书信,但与此次大展展示的作品还不太相同。书信是较为私密的物品,更多是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而此次展出的则是用于公开场合的白话文书法作品。比起以往书法作品中相隔几百年的古人词句,这些内容不仅仅与书写者更为亲近,对于观展者来说也更有情感上的共鸣。
11月1日,“中国力量——全国扶贫书法大展”在中华世纪坛如期开幕。这个凝聚众多当代书坛大家及中流砥柱、筹备长达7个月的展览为当代书坛再次注入了一股有生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全白话文的书写真正做到了“笔墨当随时代”,让关于当代书法艺术的新题材与新形势的讨论再度被提及。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