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
科研公告 Scientific Bulletin

学院召开2021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动员暨经验交流会

2021-01-29

2021年1月28日晚上8点,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动员暨经验交流会采用线上会议形式举行。刘双舟院长、何群副院长、各系主任和副主任、各研究机构负责人、2020年度院级孵化培育课题负责人及各专业相关老师共39人参加了此次线上会议。会议由学院科研与学科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谭云明教授主持。

刘双舟院长在动员会上从现状、问题、原因、措施、成效等角度全面客观分析了我院近年来的科研情况。刘院长指出,学院的科研状况在2020年有了较大的改观,发展势头良好,科研成果可喜可贺。我院老师在2020年共获得了8项国家级纵向科研课题立项,其中国家社科课题3项、教育部课题1项、北京市社科课题3向(含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首次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2020年度学院老师还获得16项横向课题立项,年度科研经费总计389.8万元。科研课题立项和科研经费均创了历史新高。就正在申报的2021年国家级课题,刘院长充满信心地归纳了我院具有的六大优势条件:有积累和准备、有经验和带头人、有组织和动员、有机构和团队、有学科优势、有区位优势。刘院长鼓励全院教师要高度重视,认真准备,积极申报,争取学院科研工作再创佳绩。

学院科研与学科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戴俊骋副教授专门就2021年国家社科、国家自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的基本情况和注意事项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强调要认真阅读我校关于各类项目的申报通知,注意各类项目的申报条件、限项条件和申报截止时间,并指出各类项目2021年的一些变化。

祝兴平教授曾主持和正在主持多项国家社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还曾多次参与国家重大课题子项目,拥有丰富的课题申报经验。在这次线上交流会上,他作为代表语重心长地谈了九点亲身“体会”。他说,课题人人都能拿,但一定要有兴趣;做课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前期准备、前期积累比较重要;申报课题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既要有恒心,更要有平常心;选题的凝练甄选至为关键,选题的前沿性、学理性、需求性决定选题的成功与否;研究回顾和学术史梳理非常重要;创新点的表述要谨而慎之;语言表达、格式、排版不可小觑,细节决定成败;以评审专家的视角做最后的检查。

何群副院长做了总结发言,她告诉大家,学院将会一如既往地重视科研工作,会全力支持老师们积极开展课题申报,学院科研与学科发展工作委员会不但要组织大家开“动员会”,申报期间还有多组织“辅导会”,不仅要鼓励老师多多申报,更要提高课题申报质量和申报成功率,祝愿大家都能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