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研究生教育 Personnel Training

中国语言文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2-05-06

 

 

 

学位授予单位

名称:中央财经大学

代码:10034

授权学科/专业学位

名称:中国语言文学

代码:0501

类别: £博士 ¢硕士

 

2022313

 

一.学位授权点建设情况

编写时可依托《中央财经大学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指标体系》内相关项目进行,应体现年度建设总体情况、发展方向与特色、制度完善及执行情况、人才培养特色。相关数据统计可以使用图表表示,数据统计时间段为上一学年(9月1日至8月31日)。

1.总体情况

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学科建设情况,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研究生导师队伍总体状况。

本学年,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上一学年共招生12人,在读共计17人。毕业7人,毕业生全部顺利就业,其中党政机关单位4人,教育系统1人,企业2人。研究生导师共10名,其中4名教授,4名副教授,2名讲师,年龄结构在35岁以下的1人,35-45岁之间的占5人,46-55岁之间的4人,研究生导师生师比为1:1.6。

2.人才培养情况

培养规模、生源情况与就业质量,课程建设与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及获奖、代表性研究生获奖情况,学位授予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思政教育与研究生奖助情况,国际交流合作情况等。

就培养规模而言,本授权点属于小班教学。生源质量优异,大部分学生为本校推免(含工作保研)生;部分为外校考生,除一名西部计划学生外,其他生源本科毕业院校均为国家一本高校。

本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100%,中文系已经建立专门的公众号,及时发布搜集到的相关就业信息,并对毕业生展开有专业特色的就业指导,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尽快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岗位。

部分2021届硕士毕业生同学选择在基层就业。如生侍笑宇考取了北京市通州区选调生,陈添翼考取了江苏省南通市选调生。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响应党中央号召,知识青年扎根农村,投身于脱贫攻坚大业,为实现全民族复兴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整体来看,2020年中文系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和北京市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持续提升我系研究生培养与学位授予质量,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务学校发展的能力水平,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学位〔2020〕19号)、《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精心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强化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3.师资队伍建设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多次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会议,旨在进一步提高本系教职工的政治定位和思想认识,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本系一项长期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来抓。教工党支部长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开展形式多样的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学习实践活动,成效显著。学习活动中各位老师纷纷发表了自己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感悟,并表示未来要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在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通过党支部开展多样化学习活动,尤其抓好新进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培训“第一课”,使师德师风学习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把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职工管理全过程,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切实推进本系师德师风建设任务。

明确导师是培养质量第一责任人,要把培养人放到第一位,既要做学术训导人,指导和激发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原始创新能力,更要做人生领路人,言传身教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发挥在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4.科学研究

本年度,中文系11名教师在CSSCI期刊(含集刊及扩展版)上公开发表论文4篇,公开出版专著1部,主持国社科项目2项,另外还主持了企事业单位级横向项目2项。2020年,学位授权点研究生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篇;2020年本学科点获批校级创新项目2项;获得中财挑战杯论文大赛论文2篇;2020级硕士研究生何沁屿在“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获得铜奖。

研究生学风建设,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介绍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目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业观。建立健全研究生管理和奖惩制度,使研究生管理工作有章可依;组织研究生参加学风建设大讨论,积极投入创建优良学风活动;支持、鼓励学生开展课外读书等有益活动,形成勤奋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具有专业特色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中文系还多次举办语言文字规范知识竞赛,推广语言文字知识;推荐学生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极大的激发我系学生参加课外科研和文化活动的兴趣。

5.社会服务

本专业教师专心学术研究,并致力于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完成了多项工作。文艺学专业的安小兰教授、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张立英教授、古代文学专业的左汉林教授、李鹏教授、司聃副教授等,均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安小兰教授、左汉林教授还担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专家等学术兼职。以上教师都以认真的态度,完成了各类科研项目的评审工作。

张立英教授担任北京市昌平区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知联会理事,积极参政议政,参加了与昌平区教育及文旅相关的多项专项调研。在疫情期间,她提交了多项提案并获得通过。这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和本学科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

安小兰教授、张立英教授用英文为希腊孔子学院学生讲授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文化的交流,扩大了中国文化对外的影响。

马丽副教授多次组织“作家走进校园活动”,将作家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写作学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该活动已邀请著名作家、诗人倪振良、安琪、杨四平等,获得《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作家网》等几十家媒体的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左汉林教授用数年时间重走杜甫之路,拍摄照片10万余张,成为国内首位以一人之力完整考察杜甫之路的学者。此举不仅推进了学术研究的开展,而且宣传和传播了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

此外,我学科教师在扶贫甘肃宕昌进行农产品采买时积极主动,超额完成任务。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一门口径较宽的基础学科,与社会联系紧密,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该学科教师积极服务社会,将本专业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传承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从而促进了本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学位授权点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在校生刻苦勤勉,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部分同学分别获得二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国家级奖学金等。升学率、就业率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中国古代文学的硕士研究生数次去专业的学术论坛参会,发表论文报告,其中马骁的《杜甫〈咏怀古迹〉中古迹的诗意形象》一文获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三届硕博论坛三等奖;卢梦雨在CSSCI刊物《河南社会科学》《中州学刊》上发表两篇论文;沈润冰获得国家级奖学金,其论文《元代鎏金银瓶纹饰上的隐士杜甫形象探微》发表于业内高水平刊物《杜甫研究学刊》上,获得业内一致好评。

在大学生创业比赛上,我专业学生也有所斩获,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何沁屿作为团队负责人,在“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获得铜奖。2020年,我专业在校生全面发展,在学习科研与创业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中文系要高度重视学位论文质量,围绕本校生源,逐步提高生源质量;强化过程管理,严把各培养环节质量;完善质量保障措施,严格管理制度的落实;提升导师责任意识,压实导师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加强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020年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情况良好。

三.改进措施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下一步思路举措,包括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

1.改进建议和下一步思路举措

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教师对研究生授课时,对授课模式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增加学生和导师之间的互动性,授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增设语言学、文学研究进阶的课程,使学生能够了解并且把握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

建立以导师负责制为主,以指导小组共同参与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完善“立德树人”的培养体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发挥中国语言文学的培根铸魂作用,突出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核心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新的时代精神。一方面,承担好全校通识课教学任务,开设好跨学院选修课和公选课,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为少数民族预科生开授好《大学语文》《中国历史与文化》等课程,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建设方面,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邀请文史哲相关专家来校讲学,打造“文心讲堂”系列讲座品牌,同时编辑出版《文心》杂志,丰富校园文化,力争将“文心”品牌打造成为中央财经大学的代表文化品牌之一。在实践中,结合传统文化内容布置相应主题的线上或线下展览,让同学们获得沉浸式体验,从直观上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发展目标

(1)争取申请成功2-3项面上项目,力争实现重大项目零的突破。

(2)每年发表10篇左右中文期刊论文,力争有1篇中文顶尖期刊论文。

(3)组建1-2个科研攻关团队,加强科研团队协作。

(4)中文系一方面将积极联系符合中文专业特点的单位与机构,通过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尽最大可能给学生提供专业实习机会,并提供必要的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将利用由中文系教师负责的校内《文心》刊物以及相关公众号,发动、组织并指导学生积极从事各类文体写作、编辑活动,同时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内相关团体如财新社等从事实践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