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3日下午,“第四届中国长诗奖颁奖典礼”在广东佛山市隆重举行。来自13省、市、自治区的21位诗人分别斩获“最佳成就奖”、“最佳文本奖”、“最佳新锐奖”。我校文化与传媒学院马丽老师荣获“最佳文本奖”。
本届中国长诗奖由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为学术指导单位,广东佛山市文联、佛山市作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诗刊》原主编、著名诗人叶延滨,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梁平,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陆健,江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程维,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丘树宏,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张况等诗歌界名流出席颁奖大会。
本届长诗奖评委会主任、诗人叶延滨介绍,“中国长诗奖”在全国诗人们的瞩目下,由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粤港澳大湾区组团城市佛山扛起“长诗”大旗,这是振奋人心的大好事。该奖项设立四年来,扎实推进,稳步前行,为当代中国长诗发展举起了一面标志性旗帜。前三届长诗奖颁给了吉狄马加、叶延滨、北岛、杨炼、洛夫、欧阳江河等一批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诗人,受到文学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目前,中国长诗奖已逐渐成为令人瞩目的知名诗歌活动品牌。本届长诗奖由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作为学术指导单位,使得该奖项更有学术含金量,更具专业性、权威性和代表性。
中国长诗奖倡导者、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张况在颁奖会上评价认为,本届获奖作品水平颇高,李少君的《闯海歌》、赵克红的《大地飞歌》、赵晓梦的《钓鱼城》、冯晏的《航行百慕大》、王童的《寻找旅行者一号》、张春华的《漂泊者的幽浮》等作品切准时代脉搏,以正能量抒写出了当代诗人的身份自觉、责任担当,具有独特的抒情品质和时代意义;臧棣的《花非花颂》、田原的《无题组曲》、周瑟瑟的《栗山》、卢文丽的《西湖诗雨》、赵智的《情感一旦从身体中逃出》、梅尔的《苍凉的相遇》、马慧聪的《浮生》等长诗作品立意清新、视野辽阔,文本架构宏博,抒写出了当代诗人对于已知和未知世界的认知、对生命的审视,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与叩问;李桥航的《大河绵延》、马晓康的《晏子》、冰虹的《献歌》、宝兰的《满眼春风》、冬箫的《穿越云端的光芒》、王桂林的《密室》、马丽的《点点滴滴》、张元的《最后的春天》等长诗作品,抒写了诗人们对历史时空的深情凝眸,对时代浪潮和人文精神的重拾、剖白与构建,值得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