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退休教师袁正校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3日9时3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__local/2/03/FA/5E686F1A8D2B11A171225307D16_ED194145_C4C1.png)
袁正校教授,1947年8月生于贵州省毕节市,198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师从著名逻辑学家苏天辅教授,同年2月来到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工作,后担任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逻辑教研室主任,现代逻辑研究所所长,逻辑学硕士点负责人,西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逻辑学会理事、中国逻辑学会形式逻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逻辑学会副会长。于2012年9月光荣退休。
![](/__local/A/51/47/74CA4D72E4DD82E9A98AAB82662_A788E785_6A99E.png)
袁正校教授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以现代逻辑为主、也保留传统逻辑的精华来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思路。2004年,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在袁正校教授的带领下,成立了中央财经大学现代逻辑研究所,旨在促进现代逻辑的研究,推广逻辑学、增强逻辑学与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心理学、数学、法学等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2007年,获得教育部批准建立逻辑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点,同年开始正式招收逻辑学硕士研究生。他把这种思路贯穿到他参与主持编写的《逻辑学教程》(“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999年8月第1版)和《逻辑学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4年7月第2版)以及中央财经大学重点系列教材《逻辑学新教程》(2001年1月版)中。
![](/__local/9/0D/FE/1477DC0FD9F7C9E95B259ABC811_A7281AE1_4848A.png)
2002年10月,《逻辑学教程》获得教育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0年11月,教改课题“逻辑教学从传统逻辑向现代逻辑转型的改革”获得学校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年9月,获得“陈建中基础课奖励基金”;此外,还获得学校多项优秀科研成果奖。
![](/__local/5/07/60/52CDF6160F7BC46F1C818BF3278_3C26567A_1B3B1.png)
这些教材,不但对全国的逻辑学教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使我校的逻辑学教学处于全国先进行列。逻辑学是2010年中央财经大学校级首批精品课程。教学效果深受学生欢迎,也得到学校的充分肯定。
![](/__local/2/5D/71/78DD957B761CAD21AA6A898356B_F9B7FB03_3BDD7.png)
多年来,袁正校教授主持并参加原国家教委、教育部和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汉语逻辑研究》、《广义模态逻辑与新型计算机语言研究》和“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子项目《逻辑学教程》的研究。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哲学译丛》、《自然辨证法研究》、《中国大学教学》等刊物和《学界专家论百年》等论文集上发表30多篇论文,主要有:《逻辑学和哲学的分野》、《面向21世纪的逻辑教学》、《得意忘言与言意之辩》、《先秦诸子关于符号学基本模式的论述》、《交际意图——语用推理的目标》、《论语言逻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再论语言逻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语境和语境变换对语言逻辑研究的意义》、《从现代逻辑的观点看‘侔’式推论》、《关于真谓词冗余论的若干问题》等。这些论文,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中和《光明日报》、《哲学研究》等媒体的评论中得到好评,观点被多次引用、讨论,在逻辑学界产生了相当影响。
袁正校教授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炽热的爱和满腔的热血全部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他从教以来,潜心治学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严于律己,性格耿直,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高等教育和逻辑学科建设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他的逝世,对于学院、学校乃至整个逻辑学科都是一个重大损失!他的离去,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老师,好学者,好同事。对袁正校教授的逝世,我们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亲切地慰问。
深切悼念袁正校教授!袁先生一路走好。
![](/__local/1/8E/DC/F875F45E6C6CF7F1300D640EB4F_74AFFF58_F7E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