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厚植红色文化底蕴,探索党建引领艺术赋能新路径,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于2023年4月19日至22日赴广东东莞,开展为期四天的“红色基因,艺术赋能”党员实践学习活动。本次活动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及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为契机,通过革命旧址寻访、艺术场馆研习、校企联动对话、集中总结交流等多元形式,促进党性教育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推动实现学院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需求的有效对接。学院党委组织员张琳琳,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师生党员、积极分子参加了此次实践学习活动。
溯红色根脉,强使命担当
革命旧址寻访环节,师生党员集体参观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在弹痕斑驳的战壕遗址、锈迹沉沉的抗战文物前,聆听东江纵队浴血奋战的光辉历史。透过讲解员对“百花洞战斗”“粉碎万人大扫荡”等史实的讲述,师生党员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坚定信念。透过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海战博物馆及威远炮台的珍贵展陈,回顾中华民族抗击外侮的悲壮历程,在历史回响中强化“强国复兴有我”的责任意识。

融艺术之美,探传承新径
艺术场馆研习环节,立足学院学科特色,支部将艺术审美教育贯穿实践全程,师生党员先后探访东莞可园、岭南美术馆。在可园移步换景的亭台楼阁间,感悟传统建筑“咫尺山林”的造园智慧;于美术馆中,赏析众大家作品,从水墨丹青中解读艺术与时代的深层对话。不仅为视传专业学生党员采风提供素材,助力创作契合时代需求的作品,也帮助书法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党员洞察行业创新趋势,促进跨专业交流融合,培养创新型综合人才,顺应国家创新发展政策导向。

访创新前沿,悟发展动能
校企联动对话环节,师生党员深入走访校园和企业一线。上午走进东莞城市学院,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该校新传媒与艺术学院师生交流经验;下午参访VIVO集团总部,在生产车间见证国产手机从设计研发到精密组装的科技突破。在实地调研中,将党的先进理论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实践紧密相连,观察政策落地成效,增强对党的认同与使命担当,深刻领悟理论实践伟力,提升政治素养与思想觉悟。

践学思悟行,聚奋进力量
此次主题活动,党支部以“实践参访+集中研讨”的模式深化学习成效。总结会上,师生党员结合所见分享收获感悟,结合专业展开思想交流,力求在思维碰撞中取得长足进步。支部书记刘芙蓉总结到:“本次活动既是一次触摸历史脉搏的党课,也是一场贯通文脉传承与时代发展的专业实践。期待党员同志将革命精神内化为行动自觉,在文化传播领域探索‘红色基因’的创新表达。”党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立足专业所长,当好红色文化的诠释者、艺术赋能的践行者。

此次实践学习活动,通过“红色教育铸魂、艺术浸润启智、实践砺能笃行”的立体化学习模式,为支部党建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也为中财大青年党员扎根中国大地、书写时代篇章注入强劲精神动力。
撰稿:唐悦茗、吕抒遥、刘芙蓉;审稿:张琳琳
编辑:李涵秋;审核:李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