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深度重塑创作生态的时代浪潮下,写作教育的未来走向成为学界热议焦点。近期,由文化与传媒学院牵头,增设全校通识写作课程“写作素养与写作技巧”,该课程突破传统的文学写作范畴,聚焦新时代语境下的表达能力培养,致力于提升我校各专业学生的写作素养,继而为学生的学术研究、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5年6月20日,由文化与传媒学院中文系举办的AI时代的写作课专题讲座——暨中央财经大学写作课研讨会,以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开展。本次活动得到校内外的高度关注,中央财经大学写作素养与写作技巧课程组全体教师、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以及部分兄弟院校的师生,共同参与研讨。为深入探讨AI时代写作教学的革新方向,学院特别邀请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的严程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


严程副教授深耕通识写作教学领域,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所开设的古代生活、性别视角等主题写作课,广受学生好评。在AI与写作教育融合方面,严程副教授同样成果斐然,担任“清华大学学生写作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平台建设”子项目负责人,成功组织研发AI智能写作批改平台;主持清华大学文科自主科研项目“清代闺秀诗整理与研究”,开发建设“中国古代女子艺文资料库”。严程副教授人文研究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跨学科背景,为本次讲座带来了多重技术视野与具体专业支撑。
讲座中,严程副教授以具体案例剖析主题式通识写作的教学核心内涵。围绕主题自主选择研究,既能打破专业壁垒,实现写作学习的无门槛介入,又能通过人文思维训练,提升写作的学理深度。她着重强调,通识写作绝非简单的文字表达,而是人文关怀的具象化实践,这一观点为通识性写作教学打开了全新认知维度。
互动环节中,研讨氛围十分热烈。严程副教授分享了清华大学在写作课程建设中的宝贵经验,内容涵盖师资配置、教材体系搭建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与会教师针对当前AI助教产品尚不成熟的行业现状,就通识性写作的师资配备、课程设置、教学重点等问题与严程副教授展开深入探讨,讨论清华模式在中央财经大学的可行性与实施挑战。严程副教授结合北大模式与华农模式,针对性提出“大班授课+小组研讨”的创新教学模式,建议借助助教机制强化师生互动,推行“模块化分工教学”方案,由不同教师负责专项教学内容板块,在教学中坚守以练促学的实践教学原则。之后,师生们围绕主题选取、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安排等具体问题,分别与严程副教授交流探讨。

本次专题研讨会为我校通识写作课程建设提供了有效经验。未来,文化与传媒学院作为通识写作课程的具体负责单位,将积极吸收前沿信息,推动通识写作教学在AI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培养出兼具人文素养与技术思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撰稿:庄卉洁 审稿:司聃
编辑:许淑雯 审核: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