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学院新闻 NEWS

举首白云天共远,四方上下同心齐——文化与传媒学院心系海外学子特别专访

2020-04-13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一份防治新冠肺炎的中药、一批医用口罩、一封亲笔书写的信笺,这是中国对海外学子的关爱。一声问候,一句小心,一次通话,这是学院对海外学子的陪伴。当国内疫情刚刚好转,海外疫情却急速蔓延的时候,文化与传媒学院高度关注海外学子应对疫情的情况,因此我们联系到文化产业管理17的臧泽惠和新闻17的吴明旸,了解到她们在国外的所见所闻所感。让文传菌带大家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吧。

文化产业管理17 臧泽惠

法国、尼斯

面对疫情,文传学子无论在哪儿,都在努力适应。臧泽惠也是这样调整心态,她每天要完成远程学习、准备托福和GMAT,同时还通过在家健身、磨炼厨艺、追剧、读书、打游戏来充实自己。

而对于身处异域的留学生来说,念念不忘的就是祖国了。臧泽惠感慨到自己有两次特别想回到祖国。一次在车站,有一个醉鬼拽住她和她的两个中国同学开始破口大骂说她们是病毒,还往她们衣服上吐痰。不过当时车站也有很多好心的外国人帮她们把醉鬼拉开撵走了。不过这些欺凌打不倒我们的海外学子,生活中依旧有着很多人在传递正能量,在他们的安慰和自己的成长下,日子过得好像也没有那么难熬了,生活回敬了她“野蛮生长”的勇气和力量。

学会独立是每个人一生中早晚都要面对的。不管怎么样只要你走出这一步也就没有那么可怕。思念家人的时候,臧泽惠谈到自己会和他们聊天,两天一小聊,四天一视频。虽然家里人都很担心她,催促她如果能找到机会立刻回去。但是臧泽惠却说道“放心啦我已经不是三岁小孩了,我都四岁了!我可以打理好自己的一切。毕竟,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无论身在何方,都坚信着自己能把每一天活得充实活得有价值。”相信这次疫情下的留学经历对于她来说是一段珍贵的回忆,更加坚强也更加独立。

图片一

最让臧泽惠感动的是,海外的学子一直被学校和祖国时刻惦念着。3月25日开始,中国首批“健康包”运往意大利、法国、德国、美国等12个国家,分发给当地的中国学生。当面对疫情物资紧张时,臧泽惠也领到了大使馆和学校发放的“健康包”,里面有口罩和药品以及一封鼓舞人心的信笺。

“学校的老师也会经常联系我们,了解我们的情况。”她也常常和文产17的老师同学们联系,大家心中彼此挂念,互报平安。此外,臧泽惠也谈到了疫情之后自己的愿望。在回国之前,她会和学校的老师们做好信息报备,想再和当地同学们好好聚一聚,把带来的剪纸和年画送给大家。

图片二

新闻17 吴明旸

美国、加大伯克利

新冠病毒如同一颗炸弹,既炸响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也炸出这纷扰凡尘的人间百态。当国内的生活刚刚有所好转,国外却突然爆发,即使独自生活在国外,生活也要照常继续下去。

“我的生活大概和国内的大家一样,在房子里宅着不能出门。生活物资也很充足,我们还可以通过网购和外卖解决自己的需求。” 吴明旸说,“如果我要外出,便会戴上口罩和手套,以及护目镜。”大家需要照顾好自己,做好个人的防护就是对疫情控制最大的贡献。

当人们漂泊在外,总爱思念家乡,人生故土难离,落叶归根,一想到家,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静。即使时间能迅速地填平一切,但家的感觉永远不会淡褪!

当吴明旸知道同学们时居家学习时,也曾有过回国的念头,也曾希望能坐上飞往中国的航班。但是“在很多人蜂拥回国的时候,我有一部分室友选择了留在美国,所以还是大家一起共度难关吧。”于是,他们选择互相陪伴,相互扶持。

“我每天都要和家人保持联系,汇报一下情况,告诉他们‘在家也不能松懈,照顾好自己,不用担心我,我也坚持足不出户,没什么特别大的危险。’”

吴明旸说在美国他常常能感受到学校和祖国对他的关心。当美国成为全球确诊最多国家时候,由中国大使馆组织的两架包机将分别从旧金山和马德里起飞,撤回在美国、西班牙两国的数百名留学生。此外,他也收到了中国发来的“健康包”——口罩和莲花清瘟胶囊,这一份小小的礼物,让海外学子倍感温暖,并充满信心。虽是异国他乡,却依旧也关怀备至。

学校的朋友在得知吴明旸出国以后感慨道上次还在球场相遇,再次联系竟是家国异域。两人便每天都要相互问候,确保身体无恙。学校的老师也时常关心吴明旸的健康,叮嘱他不仅有必要提高身体免疫力,更需要提升心理免疫力。

图片三

这次疫情让文传学子更加懂得逆境中也要向上而生,无论身遇何难,都要不断突破自己、上下求索!无论身处何境,家、学院、学校、祖国都是每个人最坚实的靠山!“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伴着学院的安心陪伴,有着国家的深切关怀,心系海内外的文传学子,让我们静待花开,共同期待全球抗击疫情的胜利。